不應政策買票 高教需整體規畫 民眾黨團籲:妥善分配教育資源、完善私校退場機制
副總統賴清德宣布將補貼私大生每人每年至少2.5萬元,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加碼預計高中職學費不排富,遭疑是政策賣票,無助改善教育環境。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、總召邱臣遠、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今(27)日召開記者會,呼籲政府妥善分配教育經費,弭平高教資源落差,促進產學合作,並針對私校退場做好整體規劃,提出有效的輔導措施。
立委張其祿指出,近來民進黨政府和賴清德透過大規模補貼吸引年輕選民,聲稱自己多麼關心年輕人,其他人都只看到選舉。但真正的責任不該只在選舉期間,才去關心學生及弱勢者的需要。當前大撒幣政策缺乏完整規劃,像是用納稅錢換取支持、「取之於民,用之愚民」,無法務實解決長期的教育及資源分配問題。
張其祿表示,民進黨政府執政7年以來,沒有務實解決年輕人的住房、低薪、產學脫鉤、就業困難及高教崩潰等問題。如今選舉將至,目前國債已達6兆元,仍加碼大撒幣835億元吸引年輕選民,而這些補助方案多是治標不治本,一旦將來不延續,對受補助者來說,後續衝擊也會相當大。民進黨罔顧世代正義,沒有針對問題對症下藥、長遠規劃,寅食卯糧、短視近利的政策買票只會激起將來年輕人的更多不滿。
張其祿直言,教育部公布「3年完成學業、1年服兵役」方案,還可能導致學生在學習上囫圇吞棗,無法精通所學、產學更難以介接,忽視在校最後一年實習、產學合作、研究室見習等銜接職場機會的重要性。政府為要補足兵源,不該只試圖改變大學學制與排課方式,而是該全面思考,如何改善現有的國防與教育政策。
立委邱臣遠表示,私大生每人每年補助2.5萬元,未增加私校資源,也沒有解決公私立資源分配不均、生源減少和私校退場,重點是150億元預算要從哪裡來?目前高教經費分配M型化,「重公校、輕私校」且「重大學、輕技職」,台、清、交、成2018至2021年度每年都獲得約33%經費,而33所公立大學獲得一半以上經費,剩下120多所私立大
學,再分配不到一半的經費。
邱臣遠指出,學費補助雖立意良善,但公私立學校學費有相當大差距,不公平性仍然存在。大撒幣只補助私大生,沒有辦法提升教研品質與學校競爭力,雖增加學生就讀意願,還是抵不過少子化減少的生源,最後仍要面臨退場問題,相關單位應盤點影響規模,並妥善規劃學校退場機制,秉持公平原則,維護學生權益。
邱臣遠直言,現行退場條例雖名為「專案輔導」,卻缺乏有效的退場、轉型「善終」措施,只有對違規學校的處罰條款,政府以「一刀切」處理退場,辦學品質居然不是退場的評估依據,屠刀舉向部分優質學校,許多因錯誤政策導致的結構性缺失,卻要學校承擔退場結果。
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直言,賴清德擔任閣揆期間不做,選前才大撒幣,行政院長陳建仁隨後加碼高中職學費全免,但有校長透露,月初召開「全國高中校長會議」就曾提出高中職學費全免,被教育部以經費不足、無法源依據駁回,兩周後卻「又可以了」?民進黨發言人張之豪辯稱補貼是「助學生非助校」,後續完全沒有規劃嗎?民進黨無疑是把教育百年大計當成「買票工具」。
楊寶楨表示,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《2022生育率檢測報告》,我國生育率僅1.08,排名第227名、是最後一名,在亞洲國家當中也持續敬陪末座。少子化嚴重衝擊教育現場,2022年各級學校學生較2017年減少30萬人,連公立大學中的知名學府也面臨缺額,部分私校申請入學缺額高達90%,即使加上繁星入學和個人申請,註冊率也只能維持在40%至60%之間。
楊寶楨指出,專案輔導學校面對少子女化與招生困難雙重壓力,出現財務惡化、積欠教師薪資等問題,且一旦被列為專輔學校,未限期改善即可能被勒令停招停辦,猶如被推入安寧病房,因此如何平順退場或轉型,而非「硬著陸」,同時兼顧學生權益,是政府必須面對的核心問題。
民眾黨團呼籲,政策買票不僅違背財政紀律,又無助改善教育體制,政府必須把錢花在刀口上,扭轉公私校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,也不能只訂立退場機制,就放任私校自生自滅,應扶植優質學校,提供有效的輔導措施,同時維護學生的權益。
--
--
--
立委張其祿指出,近來民進黨政府和賴清德透過大規模補貼吸引年輕選民,聲稱自己多麼關心年輕人,其他人都只看到選舉。但真正的責任不該只在選舉期間,才去關心學生及弱勢者的需要。當前大撒幣政策缺乏完整規劃,像是用納稅錢換取支持、「取之於民,用之愚民」,無法務實解決長期的教育及資源分配問題。
張其祿表示,民進黨政府執政7年以來,沒有務實解決年輕人的住房、低薪、產學脫鉤、就業困難及高教崩潰等問題。如今選舉將至,目前國債已達6兆元,仍加碼大撒幣835億元吸引年輕選民,而這些補助方案多是治標不治本,一旦將來不延續,對受補助者來說,後續衝擊也會相當大。民進黨罔顧世代正義,沒有針對問題對症下藥、長遠規劃,寅食卯糧、短視近利的政策買票只會激起將來年輕人的更多不滿。
張其祿直言,教育部公布「3年完成學業、1年服兵役」方案,還可能導致學生在學習上囫圇吞棗,無法精通所學、產學更難以介接,忽視在校最後一年實習、產學合作、研究室見習等銜接職場機會的重要性。政府為要補足兵源,不該只試圖改變大學學制與排課方式,而是該全面思考,如何改善現有的國防與教育政策。
立委邱臣遠表示,私大生每人每年補助2.5萬元,未增加私校資源,也沒有解決公私立資源分配不均、生源減少和私校退場,重點是150億元預算要從哪裡來?目前高教經費分配M型化,「重公校、輕私校」且「重大學、輕技職」,台、清、交、成2018至2021年度每年都獲得約33%經費,而33所公立大學獲得一半以上經費,剩下120多所私立大
學,再分配不到一半的經費。
邱臣遠指出,學費補助雖立意良善,但公私立學校學費有相當大差距,不公平性仍然存在。大撒幣只補助私大生,沒有辦法提升教研品質與學校競爭力,雖增加學生就讀意願,還是抵不過少子化減少的生源,最後仍要面臨退場問題,相關單位應盤點影響規模,並妥善規劃學校退場機制,秉持公平原則,維護學生權益。
邱臣遠直言,現行退場條例雖名為「專案輔導」,卻缺乏有效的退場、轉型「善終」措施,只有對違規學校的處罰條款,政府以「一刀切」處理退場,辦學品質居然不是退場的評估依據,屠刀舉向部分優質學校,許多因錯誤政策導致的結構性缺失,卻要學校承擔退場結果。
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直言,賴清德擔任閣揆期間不做,選前才大撒幣,行政院長陳建仁隨後加碼高中職學費全免,但有校長透露,月初召開「全國高中校長會議」就曾提出高中職學費全免,被教育部以經費不足、無法源依據駁回,兩周後卻「又可以了」?民進黨發言人張之豪辯稱補貼是「助學生非助校」,後續完全沒有規劃嗎?民進黨無疑是把教育百年大計當成「買票工具」。
楊寶楨表示,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《2022生育率檢測報告》,我國生育率僅1.08,排名第227名、是最後一名,在亞洲國家當中也持續敬陪末座。少子化嚴重衝擊教育現場,2022年各級學校學生較2017年減少30萬人,連公立大學中的知名學府也面臨缺額,部分私校申請入學缺額高達90%,即使加上繁星入學和個人申請,註冊率也只能維持在40%至60%之間。
楊寶楨指出,專案輔導學校面對少子女化與招生困難雙重壓力,出現財務惡化、積欠教師薪資等問題,且一旦被列為專輔學校,未限期改善即可能被勒令停招停辦,猶如被推入安寧病房,因此如何平順退場或轉型,而非「硬著陸」,同時兼顧學生權益,是政府必須面對的核心問題。
民眾黨團呼籲,政策買票不僅違背財政紀律,又無助改善教育體制,政府必須把錢花在刀口上,扭轉公私校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,也不能只訂立退場機制,就放任私校自生自滅,應扶植優質學校,提供有效的輔導措施,同時維護學生的權益。
--
--
--
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