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民眾黨臉書更新】柯文哲的友善生養處方箋
#婚生樂養 不該是遙不可及的夢想,柯文哲總統參選人務實提出「十全大補湯」政策,從結婚、懷孕、生子、托嬰到育兒通通做到好,請讓柯文哲來當 #你的神隊友

台灣2020年起陷入「生不如死」危機,2022年生育率只剩0.8,全球倒數第二,僅高於南韓,恐造成企業缺工、學校關門、產業失衡,然而政府少子化對策預算7年來從150億元成長到1088億,生育率卻不升反降,顯見並未對症下藥。

少子化的關鍵,正是「不婚、晚婚」,還有許多年輕人「怕害慘下一代」,面對低薪、高物價和高房價,還有職涯要打拚,家庭、事業、甚至是學業壓力三頭燒,生小孩、找托幼難上加難。

柯文哲深知,少子化絕非僅憑修法,或是成立國家隊、辦公室就能解決,因此他提出10大友善生養政策,方方面面都兼顧:

➊ 政院專責 統合部會
➋ 好生好養 補助15萬
➌ 育養津貼 延至12歲
➍ 托育環境 質量提升
➎ 職場隊友 育嬰幫手
➏ 育兒家庭 居住福利
➐ 性別平權 三面齊推
➑ 課後安親 家長放心
➒ 代孕鬆綁 完善管理
➓ 百億專款 友善生養

國家除了提供補貼,更要照顧家長的處境,柯文哲承諾,兼顧女性身體自主權,解決住房與托育的問題,也期盼推動修法鬆綁代孕,幫助減輕心理與經濟上的負擔,婚育生養都能沒有後顧之憂。

--
可能是 1 人和文字的圖像

➤ 政院專責 統合部會

根據調查,台灣人不生有許多原因,包括買不起房、低薪養不起小孩,社會職場對孕婦不友善等,因此政策必須更全面,跨部會解決跨領域的問題。

柯文哲認為,應整合教育部、內政部、衛福部、勞動部等政府部門,成立「人口發展委員會」,針對少子化、壯世代等議題,統籌資源來應對。

--
可能是錢和文字的圖像

➤ 好生好養補助15萬、育養津貼延至12歲

為了讓每個家庭好生好養,柯文哲力拚成為家長最堅實的後盾。柯文哲提出婦女懷孕3個月,即可請領「好孕補助金」5萬元,每生育一位新生兒補助10萬元。

此外,柯文哲主張0到12歲每月可領育兒津貼5,000元,育兒家庭減稅的制度延長至12歲,幫忙減輕經濟負擔。

--
可能是 3 個人、小孩和文字的圖像

➤ 托育環境 質量提升

沒時間照顧小孩,找不到安心的保母與幼兒園,也是國人不生的原因之一,柯文哲提出增設公立托幼機構,並提供「平日延托」、「假日臨托」等多元托育服務。

照顧孩子也要照顧教師,柯文哲主張提高公立幼托教師與人員的薪資,讓付出與所得成正比。

--
可能是 1 人和文字的圖像

➤ 職場隊友 育嬰幫手

現行《勞動基準法》第50條規定「女工分娩前後,應停止工作,給予產假8星期。」然而國際標準產假是14週,柯文哲主張將產假延長至10週,再逐漸增加,目標與國際接軌。

許多女性拚事業不敢生,柯文哲更要全力打造貼心職場環境,例如申請育嬰假員工超過一定比例的企業,將提供優惠補助,並以租稅優惠為誘因,鼓勵企業設置托育場所,提供彈性工時或遠距工作,讓新生兒父母放心工作。

--
可能是 4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

➤ 育兒家庭 居住福利

推動居住正義,讓台灣人能在這片土地上「買得起、租得起、住得好」一直是柯文哲努力的目標,育兒家庭也不例外,然而「居住」也是國人不生的原因,柯文哲自然要推出解方。

柯文哲主張提供首次購屋育兒家庭低利房屋貸款,或每月租金補貼6,000至8,400元、保留社宅戶數,提供育兒家庭優先入住等三大措施。

--
可能是文字的圖像

➤ 性別平權 三面齊推

育兒不只是爸爸或媽媽的事,小至家庭、學校、大到職場、社會都要落實性別平權運動,才能促使國人願婚、敢生、樂養。

柯文哲主張在家庭層面,需體貼、同理,更要雙方共同承擔;學校方面,要強化懷孕學生在校照護機制;職場則要疼惜新手媽媽、協助新手爸爸,大家一起改變,才能扭轉台灣少子化的情形。

--
可能是 6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

➤ 課後安親 家長放心

趕在幼兒園下課後接小孩,可能是許多家長的共同經驗,柯文哲提出強化「課後安親輔導系統」,希望減輕家長趕下班接小孩的壓力。

同時,柯文哲也主張,應結合大專院校志工社團與⺠間企業、非營利組織等,加強「偏鄉課後輔導」,廣設國小課後輔導據點,孩子有人照顧,家長更放心。

--
可能是 1 人和文字的圖像

➤ 代孕鬆綁 完善管理

現行《人工生殖法》規定,女性須經丈夫同意,始得解除凍卵使用權限,不過柯文哲認為,取卵與解除凍卵,應視為女性對身體自主權的延伸,法律不該加以限制。

此外,柯文哲期盼推動修法,將代理孕母納入《人工生殖法》以完善管理,協助不孕家庭圓夢。

--
可能是文字的圖像

➤ 百億專款 友善生養

柯文哲主張,由行政院提撥百億專款,鼓勵地方政府提出有關結婚、懷孕、生子、托嬰、育嬰等推廣策略,從中挑選有創意又能執行的方案,從地方推行到中央,建立「友善生養創新示範區」,全面提升友善生養環境。

 
回列表
回列表
回到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