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天加白雲 海線好幸福
【三大保證】
一、捷運藍線速開工,爭取中央快核定。
二、台鐵海線雙軌化,海線增班馬上做。
三、2029 中火無煤,健康空氣顧子孫。
【四大政見】
一、投資醫護.全民健康
- 醫療保健投資的GDP占比提高到8%,以建立全責護理(住院照護整合計畫),及合理三班護病比、護理人員調薪、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工作,並落實家醫、分級、轉診、論人計酬等健保制度改革,從根解決血汗醫護及人才荒,提升照護功效。
- 推動長照保險制度及智慧長照,解決政府財政及子女財務壓力。鼓勵長照專業人力(臨床護理與照顧服務)分級分流,具醫護知識但尚無護理執照者,引導補充長照人力。
- 推動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、學校供餐法,落實食農教育法、有機農業法,讓學生及民眾吃的健康。
二、碳稅普發.產業健康
- 推動碳稅普發條例,輔導地方產業接軌國際淨零排放,及農地碳匯、海洋藍碳。碳稅收入普發全體國民,補償民眾權利受損。
- 力推中火電廠 2029年前關閉燃煤,中龍鋼鐵轉型零碳氫鋼,守護海岸防風林,鼓勵社區及農地造林防風,進行海線地區流行病學調查追蹤與免費肺腺癌篩檢,捍衛民眾健康。
- 確保電力穩定供應,加速智慧電網及儲能系統,讓生活安心、產業放心。
- 提高獎勵補助青壯世代及女性投身新創產業,設立創業孵化基地,為農醫生技與地方創生注入活水。
- 提升新住民權益,推動新住民基本法立法,成立「新住民委員會」。
三、海洋保育.生態健康
- 制定海洋保育法及海域管理法,落實海洋產業發展條例,復育海洋生態及漁業永續。
- 推行農地農用,確保農地資源永續利用,保障農產品供應穩定。妥善處理農地工廠汙染及工安。鼓勵低汙染產業群聚。推動鄉村計畫法、農業公益信託法,妥善規劃合宜居住區,並復育淺山生態系,讓石虎與農村共存共榮。
- 保護區及農業區之發展權受限制,給予合理補償,推動容積移轉制度。
- 推動水環境教育中心,結合海洋與大甲溪、大安溪及水圳水系。
四、建設升級.地方健康
- 加速捷運藍線核定及開工,並爭取延伸至台中港特定區、海生館及高美濕地遊客中心。
- 台鐵海線(追分-清水、大甲-通霄)立即雙軌化,增加海線往返高鐵區間快車班次。
- 改建台中港鐵路支線為客貨共用,連結捷運藍線延伸。
- 捷運機場橘線延伸,銜接藍線與台鐵。
- 爭取設立海岸型國家自然公園,整合所有自然及人文資產,包括松柏港、大安海濱至高美濕地及水系,綜合規劃61西濱快以西之土地利用,地方發展與觀光、保育三贏。打造公私協力觀光平台,以民間專業團體主導,縱橫串接中央各單位與各行政區資源。
- 爭取國道4號延伸連接61快速道路,避免大貨車與地方交通衝突,並改善市區至海線交通壅塞。
- 以高品質生活環境與教育,吸引青壯世代返鄉及移住定居,逆轉少子化。
- 打造城鎮街區人行步道及無障礙空間。甲安埔規劃青銀共居社會住宅、友善熟齡生活聚落。
- 提升地方各級學校教育資源,拉近新課綱之城鄉差距,優先發展數位教學。
- 提升老幼托育服務量能,增設2歲幼幼專班,朝向0-6歲國家養之福利國家。
- 爭取中一各區都有一座國民運動中心。
- 在外埔設立大型寵物公園,並從源頭處理犬貓與生態及社區之衝突。
- 推動財政收支劃分法及地方制度法之全盤翻修,落實憲法地方自治,地方有權有錢無須凡事仰賴中央補助,活化地方創生。